首页

www.女王踩踏.com

时间:2025-05-25 11:53:16 作者:探访北京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一个情报站何以“胜似雄兵十万”? 浏览量:42214

  中新网上海7月18日电(范宇斌)为赓续中华文脉,上海市文史研究馆18日召开《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出版座谈会。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赵英出席会议。

  《世纪》编辑部自2023年开始策划选稿,从历年刊物中撷取49篇文章,编辑出版《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以下简称《传承》)一书。该书于今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上海党的统一战线研究丛书”。

  全书分“瀛宇回眸”“名宿世范”“薪火相传”3辑,讲述以文史研究馆馆员为主体的名家耆宿致力于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故事,传颂文脉传承者的嘉言懿行,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让历史记忆历久弥新。

会议现场。 范宇斌 摄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汪胜洋在致辞中表示,《传承》是继《同心》之后《世纪》杂志专题选编系列第二次入选“上海党的统一战线研究丛书”。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将推进“五个文史”(文史研究、文史宣传、文史创作、文史教育、文史资政)工作,充分发挥馆员社会影响大、社会声望高、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

  出版行业是文化积累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载体和推动力量。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人民出版社一直把深耕主题出版领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世纪》杂志专题选编系列是该社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长期合作的经典书系,依托文史馆独特和丰富的文史资源优势,以红色为底色,以上海为特色,以“三亲”为亮色,力求把旧文编出新意。上海人民出版社将继续携手文史馆持续推出精品主题读物,弘扬主旋律,讲好党史故事、统战故事和文化传承故事。

赠书仪式。 范宇斌 摄

  会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馆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沈祖炜,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建融,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管志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思和,上海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建刚作发言交流。

  作为作者代表和《世纪》原编委会主任,沈祖炜表示,《传承》辑录了许多专家学者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见解,强调传承中国文化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高度肯定文化巨匠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作用,正是他们的长期耕耘和默默奉献,才立起了近现代以来的一座座文化丰碑。

  徐建融结合自己收录到《传承》中的《仁者如射》一文,从中国传统书画的角度谈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人的社会担当。他认为,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之一,中国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的主要特点在于传承创新和责任自觉。“文化传承,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的前提和基础上实现创新,在创新中体现传承、体现传统的活力;同时,要坚持责任自觉和自强不息的美德。”

  管志华分享了深度参与《传承》一书策划的全过程。在他看来,文化自信根植于文化传承,做好文化传承首先要保护好传统文化。《传承》一书体现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崇文鉴史,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发挥优势,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本要求融入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之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陈思和在《传承》一书中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传承者的面貌,他们分布于各行各业,心有绝学,身有绝技,都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国之脊梁。他们不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传统的弘扬者和创造者。同时,文化传承需要有坚定的岗位意识,才能使传承事业代代相传。

  “《世纪》的特色来自主办方——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以史为线,以文为题,始终把目光聚集在文化人的史迹。”徐建刚表示,《传承》一书既是历史的回溯,也是集中的展示,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世纪》杂志创刊以来在文化主题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座谈会上,与会领导向上海部分高校以及区级图书馆代表赠送了《传承》。(完)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机遇 大文章】习言道丨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看到孩子们对棒球的热爱,吕金霖怀揣着将棒球运动的快乐带给更多孩子的初衷,选择留下来帮助孩子们成就梦想。8年过去了,他辗转于连城城乡各所学校间,从事中小学学生的棒球教学和训练。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三次工业革命,如今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台湾渔船在泉州近海违规作业 国台办:依法依规处置后 该船长已返台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民政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9月底超13万户公司自主报送实缴注册资本

报告称,东部区域仍然是中国经济和税收的“领头雁”。2022年,东部区域税收收入为115223.09亿元,占全国税收的63.7%,实现GDP622018.3亿元,占全国GDP的51.7%。东部区域2021年至2022年税收恢复相对较快,增长速度最快,有力发挥了在全国税收中的稳定作用,百元GDP含税量在所有区域中处于领先水平,税收收入排前10位的省份绝大多数位于东部区域。

陕西靖边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发电

娄勤俭表示,美国大选是美国内政,我们对此不持立场。不论谁当选,我们都希望美国能够同中国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